【学术沙龙】第66期:生物材料与新型疫苗
3月23日,第66期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学术沙龙举行。来自全国十大赌博官网:协和医院、阜外医院、肿瘤医院、基础所、动研所、工程所、生物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英国卡迪夫大学和英国国家生物标准与检定所等单位五十余位专家围绕“生物材料与新型疫苗”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英国卡迪夫大学宋冰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杨祥良教授,全国十大赌博官网: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廖国阳教授、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孔德领教授及基础所黄波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英国卡迪夫大学宋冰教授作了“电信号调控的皮肤免疫现状及进展”的报告。宋教授对生理性电信号的发生机制及对皮肤免疫细胞的免疫调节及抗原呈递功能的影响作了系统的阐述。宋教授总结了郎格罕细胞暨表皮树突状细胞在电信号介导的皮肤免疫调节中起到的调控作用,并前瞻性的介绍了其在未来临床免疫调节治疗及提高疫苗效价中的潜在应用。
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廖国阳教授作了题为“Sabin IPV无针注射器皮内免疫减少剂量的研究”的报告。廖教授介绍了课题组无针注射器皮内免疫降低剂量的研究。通过大白鼠和版纳小耳猪的研究,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皮内免疫可以将Sabin IPV剂量降低到肌肉免疫的1/3~1/5。此外,还介绍了研究团队在流感裂解疫苗、Vero细胞流感大流行疫苗、Vero细胞流感减毒活疫苗和流感嗜血杆菌多糖与蛋白载体结合疫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华中科技大学杨祥良教授作了题为“透皮促渗技术研究进展”的报告。报告介绍了目前国际透皮给药发展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微针在促进疫苗经皮转运中的应用。目前的研究表明,利用微针打开皮肤通道,药物吸收可提高数千倍至数万倍,微针透皮输送疫苗可产生更为强大的抗原抗体反应,与皮下和肌内注射比较,微针的损伤最小,给药顺应性好。杨教授介绍了微针促进疫苗透皮输送的机制、疫苗皮肤免疫机制、相关免疫佐剂、微针与纳米载药系统联合应用的研究,以及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相关领域开展的研究工作。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孔德领教授作了题为“纳米疫苗”的学术报告,主要介绍了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免疫生物材料”协和创新团队在纳米疫苗方面的研究进展。药物控制释放是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优势研究方向,近两年来该协和创新团队依靠与英国卡迪夫大学的紧密合作,着力开展基于纳米技术的新型疫苗佐剂和疫苗递送系统研究。制备了多种树突细胞靶向、pH敏感、抗原不同包裹方式的纳米疫苗,并对接种到皮内的纳米疫苗实施电磁刺激,调控疫苗的递送和免疫过程。研究发现,纳米疫苗和物理刺激可同时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显著提高了疫苗的免疫效果,近期内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基础医学研究所黄波教授汇报了微颗粒成为新型抗肿瘤疫苗的前景,介绍了课题组在微颗粒递送化疗药物及肿瘤来源的微颗粒激活T细胞的机理研究。黄教授提到肿瘤来源的微颗粒在递送化疗药物和溶瘤病毒的应用前景及其杀伤肿瘤干细胞的分子机理。黄教授介绍了口服微颗粒在小鼠空回肠被上皮细胞摄取后通过NOD2产生趋化因子CCL2,从而趋化树突状细胞,激活Th1免疫反应的分子过程。黄教授阐述了肿瘤来源的微颗粒进入T细胞后内容物不会被溶酶体降解而是作为抗原被T细胞提呈激活免疫反应的机理,提出在溶酶体中H+被活性氧消耗从而导致pH上升的假说。
针对几位教授的发言,来自临床、基础和药物等多领域的与会专家从新型疫苗、免疫治疗、疫苗佐剂、无针或微针疫苗接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疫苗递送将是一个热点研究领域,纳米技术、无针注射、微针注射、物理刺激、微颗粒等都将对疫苗的递送效率、同时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提高抗体水平有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与会专家表达了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加强合作的愿望,希望在新型疫苗佐剂和疫苗接种医疗器械方面取得具有应用前景的大成果。
(学术沙龙办公室)